说到“退休”这个词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“还太早啦”“先养小孩再说”,甚至有人会说:“有空想退休,还不如先搞定明天的房贷。”
确实,现实中我们要面对的经济压力很多:孩子教育、换房、车贷、家庭日常开支……但越是这样,越不能让退休这件事被搁置。
我常和客户说的一句话是:“你不理财,未来就会被迫做选择。”这篇文章就想用最简单的方式,教你如何用目标导向投资(Goals-Based Investing)一步步规划退休,同时兼顾其他人生阶段的财务目标。
什么是目标导向投资?
传统投资是:赚得越多越好。
目标导向投资则是:先想清楚你“要达成什么”,再规划怎么做。
它的逻辑很简单:
明确你的目标(目标 = 时间 + 金额)
把目标分组:短期(1-3年)、中期(3-10年)、长期(10年以上)
按照每个目标的时间长度和风险承受度,分配不同的资金和投资组合
这就像是你把每一笔钱都贴上标签:“这是给孩子大学学费的”“这是为退休存的”“这是明年想带爸妈出国的”,每一笔钱有目标、有方向,不会乱花。
如何设定退休目标?
规划退休不是一句空话。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,答案就出来了:
你想几岁退休?55岁?65岁?还是“财务自由后就退休”?
你退休后每个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?
想去旅行?还是每天喝咖啡看海?
你会拥有房子还是还在租房?
有没有长期医疗照护的打算?
举个例子:
如果你计划60岁退休,想要每月有3,000新币生活费,活到85岁,那你至少要准备90万新币(不考虑通胀和回报的情况下)。是不是觉得这个数字有点惊人?但别怕,这就是目标导向投资厉害的地方:让你用更小的压力,早规划、慢慢达成目标。
为什么现金不是最好的选择?
很多人认为“退休金就存银行最安全”,但通胀和低利率会让你越存越吃亏。
现金适合短期目标:如1年内的旅游、预留应急金
长期目标(例如退休)更适合用复利资产来达成,比如:指数基金、全球股票、多元化组合
时间越长,复利的力量越大。这也是为什么20岁开始存每月300新币,远比45岁开始每月存800新币效果还好。
投资不能“一次规划一辈子”
人生会变、市场也会变。所以建议:
每年至少回顾一次你的目标和资产配置
有新的人生阶段(结婚、换工作、宝宝出生)就重新调整
需要时请专业理财顾问帮你重新“排盘”,确保方向不偏
最后的话:不要只是“希望”退休要过得好
很多人说“我希望退休后可以…”
但真正能做到“我计划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”的人,永远是极少数。你想成为哪一种?
从今天开始,为你的未来生活设一个目标,并用一份计划去实现它。无论你现在30岁、40岁,还是已经快50岁,都不算晚。重点是你是否愿意把“希望”变成“行动”。
欢迎联系Katrina,为你专属定制属于你个人的退休计划!